2月28日,前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独立拍摄的空气污染调查纪录片《穹顶之下》,将雾霾问题再次推到舆论的顶峰。片中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,请环保、医学专家解读雾霾对人类的无情伤害,无论是事实还是数据都触目惊心。网络上赞扬声、质疑声不断,但无论如何,作为深受雾霾所害的老百姓,防霾的技能都必不可少。
肉眼看不见,不等于没霾
现在已经是春天了,天晴日朗,大家是不是就不用操心雾霾这档子事了?答案是否定的。初春即使晴天也要小心霾。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彭应登告诉记者:“冬春交接,雾霾的情况虽有所好转,但仍不能放松警惕。晴天的日子也存在着霾,只不过浓度低,大家肉眼看不见,但是不注意的话,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。”
彭应登告诉记者,3月15日之前,暖气仍然保持供应,基础排放量不会减少,霾的威胁依然存在。15日之后,暖气虽然停供了,但是风沙天气比较严重,灰霾会影响空气质量。此外,在光照强烈的午后,空气中的污染物在紫外线光照射下还会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光化学烟雾,诱发呼吸系统疾病。
检测数据显示,春季雾霾天也不少。彭应登说:“据历史统计,春天雾霾的天数平均在5~7天左右,然而2013年陡增到33天,占到了春季的1/3以上,2014年春天也有20多天雾霾。”
雾霾危害呼吸和心脏
雾霾,是雾和霾的组合词。雾和霾本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。雾一般是乳白色的,主要由水汽组成,一般一会儿就能飘过去;霾则是橙色或灰色的、看不透,由空气中的灰尘、硫酸、硝酸等颗粒物组成。他们结合在一起,能瞬间让天空变得灰蒙蒙的。
人为因素是雾霾的主因。首先是汽车尾气,使用柴油的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“重犯”。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,比如氮氧化物等,但碰上雾天,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,加重雾霾。北方到了冬季、初春,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,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,还有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都是雾霾的诱发因素。雾霾频繁发生还有气象因素,当大气空气气压低,空气不流动时,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,漂浮在空气中,雾霾就产生了。
雾霾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杀手,其危害早已不胜枚举。“颤抖吧!人类,你们的每一口呼吸我们都在。”这是柴静纪录片《穹顶之下》中对PM2.5的描述,雾霾天里的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,增加气道炎性反应,袭击人的免疫系统。还会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,严重的会造成心肌缺血、损伤、心律紊乱,引发心梗。
来自中科院的数据显示,当PM2.5值升高的时候,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,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,过早死亡50万人。彭应登告诉记者:“我们看得见、抓不着的雾霾,其组成十分复杂,有数百种颗粒物,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,进入呼吸道,会引发气管炎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。雾霾天气,空气含氧量低,会使心脏跳动加速,使人胸闷、气短。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
大。”
对抗雾霾,口罩不能少
霾天很多人选择不开窗作为防护措施,这是不可取的,会导致细菌和微生物浓度上升速度加快,建议选择雾霾相对较低时开窗。彭应登告诉《生命时报》:“在北京,每天凌晨时都会出现污染的峰值,这时候居民要注意避免出门,并关好门窗。中午由于交通出行高峰,污染也比较大,出门时要注意。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,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是污染指数最低的时候,这时候交通晚高峰还没来,尾气排放少一些,最适合出行、外出活动。”
防雾霾,专业口罩也不能少。“PM2.5颗粒非常小,穿透性很强,而市面销售的口罩材质决定了它们在阻隔微小颗粒物方面,作用非常有限。”彭应登说,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“PM2.5口罩”主要有三类,一是纱布口罩,这种材质过滤效率低,它对PM2.5几乎没有阻隔作用。二是活性炭口罩,这种口罩增加了一层活性炭,它是吸附气体的材料,可以减除一些异味,比如腐败物质发出的臭味等,但并未明显增加对颗粒物的防护效果。三是医用口罩,分为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,相比而言,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,但它也不能将细小颗粒物完全“拒之门外”,这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源太多,人们佩戴时又不能完全保证口罩与脸部贴合,降低了其实际防护效果。
因此,彭应登建议大家选择专业的防霾口罩,每天都洗换一次过滤装置,佩戴时将口罩紧贴面部。此外,勤洗手洗脸可将霾的颗粒洗掉,尽量用鼻子呼吸也能有效降低雾霾损害。